四五月天氣開始回暖,水溫逐步上升(最終穩定在18℃左右),水體中的病原菌和寄生蟲進入繁殖高峰期,同時藻類及浮游動物也開始大量生長。因此,對于大水面養殖而言,當前的重點工作是疾病防控和肥水。
一、疾病防控
大水面疾病防控以殺蟲為主,主要是殺滅水體中的錨頭蚤、中華蚤、劍水蚤、水蛛、紅蟲等有害寄生蟲,可有效預防由寄生蟲引起的出血病及各種疾病??紤]到用藥成本,我們可視具體情況看是否配套使用消毒劑。
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殺蟲:
用藥時間選擇在4月15~5月10號,在連續不下雨天用“悄悄殺”殺蟲一次(對于每年錨頭蚤出現比較嚴重的水面可于第一次用藥一周后再追加一次),用量為1L化水(稀釋2000倍)潑灑10-15畝。
用藥注意事項:
(1)選好天氣:選擇晴天上午8~10點,魚不浮頭的情況下施藥,根據氣象部門天氣預報三天內無雨的情況下施用最好。
(2)均勻施藥:施藥要盡量做到均勻,施藥時盡可能多派人手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將藥物施用完畢。
(3)合理計量:水深超過2.5米的水域按2.5米深度計算用藥量,水深不足2.5米的水域按實際深度計算用藥量。
(4)看好風向:盡可能選擇在無風或微風的日子施藥,在有風的天氣情況下,選擇上風處開始施藥,水域下風處離岸邊15米左右少施或不施藥。
(5)合理分配:根據水域深淺和自然形態,合理分塊分配用藥量,盡可能的均勻用藥。
(6)不得與堿性物質混合、不得與消毒劑混合使用。
2、消毒:
如果水體水質比較好、魚體表無明顯傷口、且此段時間一個月內無捕撈計劃,可不用消毒劑消毒。
注意:
(1)如果錨頭蚤已經感染魚體并出現傷口,用“悄悄殺”殺滅錨頭蚤后,用“魚安”(83~110g/畝·米)進行水體消毒。
(2)用藥期間有捕撈計劃,可先殺蟲,待捕撈完畢后用“魚安”消毒,用量同上
(3)水質差、有機質過多、病原菌多的水面,可于常規殺蟲后隔天使用“魚安”消毒,用量同上。
3、控制水霉
由于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陰雨天持續時間比較長,今年有很多大水面出現水霉病,且病情比較嚴重。治療水霉病,可使用“水霉清”(1L2000倍稀釋后化水潑灑12-20畝·米),或“魚必用”(66.7-100g/畝·米),若病重,可連用2-3次。
二、肥水、
經過整個冬天,水體當中大量營養物質被消耗,且沒有得到及時補充,4、5月份肥水工作非常關鍵。
施肥要點:
1、先施猛肥把水起來,后逐漸減量,以保持合理的水色和透明度為準。
2、前三次施肥需加量使用,根據水色及透明度情況大量施肥,直到水色活爽,透明度達30-40公分為準,后按2-5公斤每畝追肥,以水色快速肥起來,盡快讓魚消化掉水里的有用生物為準,水色消退應及時補肥。
3、4月份水溫還沒完全起來,可用尿素2-3kg加“鰱鳙壯”或“B型肽肥”3-5公斤進行肥水,保證肥水次數不低于3次。
4、5月上旬水溫升高,可用1kg尿素加1kg磷酸一銨加3kg生物魚肥進行肥水,后半月用生物肥2-5kg每畝控制水色和透明度。
5、視實際情況,在有機質過多的水體中,肥水后補充“科洋益生素”或“科洋益生菌”,及時調水,提高肥料利用率。